長命百歲是對一個老人最美好的祝願,根據「壽命公式」:人理想的生命狀態可活到120歲。而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中國人均壽命為76.1歲。
到底是什麼在威脅我們的壽命?
綜合自一分鐘健康養生、養生每日推送及網絡等…
答案是:壞習慣!
生活中,很多人對一些細小的不良生活習慣不以為然,這些細小的不良習慣在我們的忽視下,一點點地啃噬我們的健康,「吃掉」我們的壽命。以下是世界公認的10個折壽壞習慣和10個延壽好習慣!快來看看自己中了幾條!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十大折壽壞習慣
1. 久坐不動「很傷身」
久坐的危害可不少,不僅明顯促使肥胖,還容易產生腰肌勞損、2 型糖尿病、心臟病,甚至是縮短壽命。
如果你在椅子已經待了30分鐘沒挪過屁股,就算是久坐了,趕緊起來活動活動!
2. 每天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
根據全球最大市場調查公司TNS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如果每人每天的睡眠時間不足6.4小時,相當於每年減少6.2天壽命。
睡眠低於6.5小時或高於9小時的人群患癌風險會大幅升高。美國睡眠協會推薦成年人每天至少睡7個小時,8小時為標準睡眠時長。
3. 每天喝水量少於2000毫升
要健康,少得病,最廉價、有效的方法就是養成多喝水、主動喝水的習慣。
一個人每天應喝多少水才好呢?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
一般情況下,正常成人每天生理需水3000毫升,通過飯、菜、湯、水果攝入約1000毫升,其餘要靠喝水來補充,也就是說,成年人平均每天需喝2000毫升水。
但是,如果運動量過大,就要增加喝水量。
4. 喜歡「重口味」
高鹽飲食習慣最容易導致高血壓,70%以上高血壓患者攝入鹽過量,而國人減壽十因素高血壓排第一位。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提出每天食鹽不超過6克,6克鹽就一滿滿啤酒瓶蓋。如果經常食用高鹽的飲食會帶來的危害是容易誘發各種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等慢病的風險,增加腎臟器官的負擔,導致鈣流失等。
5. 抽菸喝酒
吸菸喝酒對身體的影響,真的很大。
吸菸和二手菸接觸是誘發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吸菸者患冠心病的風險約是非吸菸者的2.2倍,每天只吸一支煙也會使男性冠心病風險增加74%,女性冠心病風險增加119%,而吸菸者中風的風險則是非吸菸者的1.5倍。
過量飲酒也有諸多健康風險,包括心血管問題、 癌症風險增加,還可能造成肥胖和肝臟損傷等。
慶幸的是,不論年齡多大,不論一個人吸菸、酗酒多久,只要努力戒菸戒酒,都可以從中獲益。
6. 用力排便
便秘,大便時用力過度或不當,很可能誘發心腦血管意外,如急性心肌梗死或腦出血而猝死。
多見於中老年人,特別是已經有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病的人。
7. 經常憋尿
憋尿會加大泌尿結石風險,原因是尿液在體內停留時間過久,還會使尿路感染和膀胱腫瘤風險增加。
8. 彎腰駝背、愛玩手機
年輕的時候如果經常彎腰駝背、愛玩手機,會讓脊柱承受更多的壓力,長此以往肌肉、骨骼都會更變得更脆弱。
9. 沉默寡言,或易躁易怒
調查表明,癌症患者多數是內向型,既謹小慎微又多愁善感,既沉默寡言,但又易躁易怒。遇到生活中的挫折,心理矛盾衝突嚴重,而且又不善於自我解脫和宣洩,內心焦慮,抑鬱苦痛。
這種心理上的嚴重衝突、抑鬱,可能會引起心理功能的紊亂,進而引起機體生理功能紊亂和障礙,致使抵抗力和免疫功能下降,使癌症細胞得以乘虛而入。
10. 身體異常信號不重視
香港男士平均壽命最長,有一個原因就是,非常重視體檢,除了全面健康體檢外,還會根據年齡、性別等做些針對性檢查。真正做到了少得病、晚得病,得了病早點治,不把小病拖成大病、重病。
建議每年體檢一次,檢查的重點項目是心、肺、肝、膽、胃等重要器官,以及血壓、血糖等重要指標,對您的身體全面進行「常規監視」。
十大長壽好習慣
1. 喝好3杯水
水是最廉價的保健佳品,若能及時、科學地飲水,對於促進健康長壽十分重要,多喝水勝過多吃藥。其中這3個時段喝一杯水效果最佳。
第一杯:晨起空腹一杯水
人體每晚大約流失450毫升水分,晨起後會處於一種生理性缺水的狀態,清晨喝水可使腸胃甦醒,增加蠕動,預防便秘。
第二杯:睡前一杯水
人熟睡時,體內水分會丟失,造成血液中水分減少,血液粘稠度變高。睡前一杯水,可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
第三杯:運動後一杯水
運動時汗液帶走電解質,且消耗較多能量,若不注意,運動後極易發生低血糖,嚴重甚至引起暈厥。因此,運動後,建議老人們小口根據實際情況飲用淡鹽水,淡糖水。
2. 常喝「長壽粥」
哈佛大學這座世界頂尖學府,花了14年的時間研究喝粥!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喝粥可以長壽!
每日食用28g左右的粗磨穀物粥,能降低患心臟病和死亡的風險!簡單來說就是,多吃粗糧粥,延年又益壽。下面介紹幾款「長壽粥」:
燕麥小米粥
燕麥粥是有名的 「長壽粥」,很多百歲老人都有喝燕麥粥的習慣。燕麥里加點小米,做成燕麥小米粥,喝起來清香綿柔,還有安神助眠、降脂降糖、養胃潤肺的效果。
玉米粥
玉米味甘,性平,能健和脾胃,寧心靜氣,曾經也是被康熙皇寫進皇家御用食譜的。玉米中除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外,還含有核黃素、鈣、鎂、硒及多種維生素,有助預防心臟病、高血壓、高脂血症。
南瓜粥
南瓜體內的多糖能夠提高免疫機能,類胡蘿蔔素能夠維持老年人的視力不衰退,還有果膠,可以使糖類物質吸收減慢,控制血糖上升的大作用!
3. 每天1杯奶、1顆蛋
牛奶被譽為「白色血液」,對人體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它的營養幾乎是全方面的,鈣、脂肪、蛋白質等均較為豐富。
而雞蛋可以說是最適合人類食用的「蛋類」,人體對雞蛋蛋白質的吸收率可高達 98%。
4. 每周吃一次魚
研究發現,每周至少吃魚一次的兒童,比很少吃魚甚至不吃魚的兒童睡眠更好,且智商分數高出四分之一。魚類中富含的ω-3脂肪酸(omega-3s)與智力的改善有關,也與更好的睡眠有關。對65歲以上老年人來說,吃魚還可降低發生老年痴呆的危險性。
5. 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這一點看起來特別容易做到,但有很多人沒有做到。吃蔬菜水果,不僅能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身體必需的營養素,預防腸癌等,還能改善心理狀態,預防疾病。
因此,建議成年人每人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6. 吃飯8分飽
吃飯要按時定量,以七八分飽感為宜。
吃飯「八分飽」,既不會提前飢餓,也不容易肥胖。所謂八分飽,就是感覺到胃裡面滿了,但是再吃幾口也不痛苦。飽腹感有滯後性,細嚼慢咽能察覺這個度。
7. 每天睡午覺
哈佛公共健康學院對2.4萬名成年人的研究發現,與不午睡的人相比,午睡的人死於心臟病的可能性會降低40%。
道理很簡單,日間小睡讓大腦和體力都能得到時間修復,暫時放下工作、釋放壓力,讓大腦恢復到比較專注的狀態。
日間午睡一刻鐘左右為宜,最好別超過半小時。
8. 一周至少走七小時
美國《自然》雜誌曾報道稱,60歲以上的人,一周3天,每次步行45分鐘以上,可預防老年痴呆。一周步行7小時以上,可降低20%乳腺癌罹患率。
9. 家務齊分擔,全家都健康
英國癌症研究會一項研究發現,每周花17個小時幹家務(做飯、洗衣、拖地等)的婦女,其患癌危險降低30%。
家務事做得好,說明大腦的規劃統籌能力好,把東西收拾還原,也能減緩記憶力衰退,對放鬆和鍛鍊大腦都有好處。
10. 笑一笑,十年少
人的精神狀態對健康很重要,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笑能放鬆心情,改善血液循環、降低血壓和增強免疫力。無論何時何地,都請保持一顆健康樂觀的心,事事樂觀、笑對人生。
這些壞習慣,
有多少人是全中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