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穴位,也要選對的時間,和「節氣」相應》春夏秋冬不一樣,按對了健康也能超速效!

春天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生機盎然

中醫五行理論認為春方位屬東方

五行屬木,與五臟中的肝臟相對應

按照中醫「四季各有側重」的養生原則

春季養生重在「養肝」

中醫認為,肝主升發

性喜條達而惡抑鬱

要讓肝氣順應春天自然之氣

就應該要注意多按摩一下肝經的穴位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肝與膽相表裡

膽經的穴位也應是

春天重點按摩的穴位

肝經從腳趾大敦開始

沿著下肢內側向上

直至肝臟的體表位置

左右各14 個穴位

肝經上的穴位主治肝病、婦科疾病、

前陰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疾病

膽經從人的外眼角開始

沿著人的頭部兩側

順人體的側面而下

一直到腳的四趾

左右各44 個穴位

膽經上的穴位能主治

眼、耳、咽喉以及頭部的疾病

比如口苦、目眩、頭痛等

 

 

春東肝木

另外,心包與三焦相表裡

春天同樣有利於疏通這兩條經絡

在中醫理論中,

心包指的是心臟的外膜,包裹著心臟

因此心包可以保護

並反映心臟的某些功能

「心主調神」,五行中,

心對應五種情志中的喜

然而喜雖發自心中

卻是由心包反映出來的

因此春天調養心包經

也會使人在一年之初擁有好心情

 

夏天

夏天來了,萬物繁榮,植被茂盛

中醫五行理論認為夏方位屬南方

五行屬火,與五臟中的心臟相對應

炎炎夏日,人體的氣血得到了全面釋放

氣血較多趨於體表,所以夏天

許多人的皮膚都會變得好起來

這時候天氣炎熱,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人

千萬要注意保養身體

降低腦出血或心肌梗塞的風險

夏季養生可以多按一按

心經和小腸經

心經支脈從心系上挾於咽部

心經有熱則會咽乾

陰液耗傷則渴而欲飲

心之經脈出於腋下,不通則脅痛

心經循臂臑內側入掌內後廉

心經有邪,經氣不利

故手臂內側疼痛,掌中熱痛

心脈痹阻則心痛

心失所養,心神不寧,則心悸、失眠

心主神明,心神被擾,則神志失常

與心經相表裡的是小腸經

小腸分清濁,把水液歸於膀胱

糟粕送入大腸,精華上輸於脾

夏天人體火氣較重

火氣淤積在小腸容易引起

目黃、頰腫、咽喉腫痛

 

 

夏南心火

長夏(仲夏)

中醫五行理論認為長夏方位屬中部

五行屬土,與五臟中的脾臟相對應

長夏通常指夏天最後一個月

因為天氣過於潮濕

空氣中的濕氣較重,濕氣通於脾

所以要多壓一壓脾經和胃經

脾經單側穴位21 個,左右共42 穴

胃經單側穴位45個,左右共90 穴

 

秋天

秋天來了,天高雲淡,瓜果飄香

中醫五行理論認為秋方位屬西方

五行屬金,與五臟中的肺臟相對應

秋天萬物由鼎盛走向衰敗

花木凋零、萬物蕭條

肺氣虛者對秋天氣候的變化敏感

容易引起悲秋、淒涼、垂暮之感

易產生抑鬱情緒

老話講秋天應該潤肺

秋天介於夏冬之間

氣候逐漸走向乾燥

許多呼吸系統疾病開始盛行

此時清熱生津、養陰潤肺

可以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大腸經可以有效地防治皮膚病

中醫講肺主皮毛,肺與大腸相表裡

肺的濁氣不能及時排出會直接通過大腸排泄

肺功能弱了,體內毒素便會在大腸經淤積

所以當臉上冒痘、身上起濕疹時

可以透過大腸經來調節

 


 
 

 

秋西肺金

任脈是調節全身陰經氣血的「統領」

它與婦女的一些特殊生理活動關係密切

中醫指出,女性任脈不通易得病

任脈不通可表現為月經不調、經閉不孕、

帶下異常、胸腹脹滿疼痛等

任脈虛衰可表現為月經延後、

閉經或月經淋漓不盡等

在秋天,女性的日常保健,

調理任脈是必須、不可少的

督脈起於會陰, 並於脊裡

上風府,入腦,上巔,循額,共29 穴

督脈督一身之陽氣

只要是陽氣衰弱所致的疾病

都可以在督脈上找到合適的穴位進行治療

 

冬天

冬天來了,瑞雪紛飛,寒氣逼人

中醫五行理論認為冬方位屬北方

五行屬水,與五臟中的腎臟相對應

冬季要特別注意防寒保暖

該季氣候寒冷、寒氣凝滯

易導致人體氣機、血運不暢

而使許多舊病復發或加重

特別是老年人常見的一些

嚴重威脅生命的疾病

如腦中風、腦出血、心肌梗塞等

老年人應該更加注意

中醫認為冬季是匿藏精氣的時節

人體陽氣收藏,氣血趨向于裡

水濕不易從體表外泄

而經腎、膀胱的氣化

少部分變為津液散佈全身,大部分化為水

下注膀胱成為尿液

無形中就加重了腎臟的負擔

因此冬季首要調理腎經和膀胱經

腎經主要治療婦科、前陰、腎、肺、咽喉病症

如月經不調、陰挺、遺精、

小便不利、水腫、便祕、腹瀉

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病變

調理腎經還有利於兒童的生長發育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

腎臟強者才能長壽

 

 

冬北腎水

膀胱與腎相表裡

循行部位起於內眼角

上達額部,左右交會於頭頂部

一側 67 穴,左右合 134 穴

膀胱經主治泌尿生殖系統、

神經系統、呼吸系統、

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的病症

及本經所過部位的病症

例如:癲癇、頭痛、眼疾、

鼻病、遺尿、小便不利

及下肢後側部位的疼痛等症

 

 

 

本文摘自:

順著節氣一日一按,365穴位養生全圖典

作者:秦麗娜

出版社:三采

其他分享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