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不會放棄的人,很難過好 這一生!

人生在世,

若不在適當時機學會放棄,

將很難過好這一生。

千萬要記得,

這個世界並沒有所謂正確的選項,

只有「取捨」兩字。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婉兮

 

一、鄭欣宜總是因為太胖被取笑

16 歲時,她決定減肥

16 歲那年,在溫哥華讀書的鄭欣宜決定減肥,

她打電話給母親:

「我和同學玩彈跳床遊戲,

我一站上去,

其他人就都上不來了!」

鄭欣宜是誰?

——知名笑星沈殿霞和老牌帥哥鄭少秋的女兒。

可她繼承了母親的身材,

從小到大,胖的標籤如影隨形。

玩雲霄飛車,人家會問

「你坐得進去嗎?安全帶扣得到嗎?」;

參加畢業典禮就會被問

「畢業服有你的尺寸嗎?」,

根本沒人在乎她的畢業成績。

她的體重曾高達 209 斤,

買不到合身的衣服,

需要用兩件一模一樣的加大碼衣服拼成一件來穿。

 

一年後,

她用不健康的方法瘦了 72 斤

魔鬼訓練一年後,

鄭欣宜終於暴瘦 72 斤,

成為勵志偶像進軍娛樂圈。

那幾年,鄭欣宜收工回家便躲進衛生間,

把手指放進嘴巴,拼命去摳喉嚨,

強迫自己把吃下去的東西吐出來。

胃在隱隱作痛,身體在提醒她:

我不夠飽、吃得不夠。

可幾乎全香港都在盯著她起起落落的體重,

減肥不再是她一個人的事兒。

無數個失眠的夜晚,

鄭欣宜都在問自己:

「我就是這樣過日子的嗎?」

 

減肥讓她非常痛苦,

最後她選擇放棄

2008 年,沈殿霞去世,

備受打擊的鄭欣宜體重漸漲。

一次次的減肥、複胖、再減、再胖,

她厭倦了這樣的反反覆覆,

最終決定放棄減肥,

「瘦不代表美,不代表開心,不代表健康。」

堅持減肥,能成為世俗眼光裡的美人。

放棄瘦身,則可以做回開心快樂的自己。

鄭欣宜選擇了後者,

不再節食,但依舊健身,

依舊努力演戲唱歌。

堅持是個好詞,它意味著自律、

毅力和勤勤勉勉。

可當堅持成為壓力和負擔,

等在未來的,就不一定是詩歌和遠方。

堅持有一個前提,叫作值得。

放棄有一個原則,也叫作值得。

 

二、閨蜜妮妮,喜歡上一個男生

不斷對他獻殷勤

同樣是 16 歲那年,

我的閨蜜李妮妮喜歡上了後桌的男生。

她給他買早餐抄筆記送禮物,

使盡渾身解數,可男孩不為所動。

 

在不同城市讀書

還特地存錢去找他

大學時,兩人不在一個城市。

李妮妮用了大半個學期勤工儉學,

好不容易存夠旅費,興沖沖買了車票去看他。

見面那一刻,男孩臉上現出的不是驚喜,

而是驚嚇:

「你怎麼神不知鬼不覺地就來了?」

他皺著眉頭轉身,

李妮妮跟上去,一路小跑著,

試圖找幾句話來說,

男孩卻只是嗯哦啊地應著。

 

男生並不領情,

還要她趕快回去

第二天,

男生買了一張臥鋪票找到李妮妮住的小賓館:

「看也看過了,我送你回去吧。這兒真沒什麼意思。」

李妮妮愕然,懇求他帶自己逛逛他的校園,

他卻一臉不耐煩,

催促她收拾行李準備出發。

她流著淚暗暗問自己:「我做錯了什麼?」

亦舒說了:

當一個人不愛你的時候,

你說話是錯,不說話是錯,

連呼吸都是錯。

 

妮妮不放棄的每天噓寒問暖

最後男生換了電話號碼

可李妮妮不信邪,

她堅信女追男隔層紗,

依舊堅持著打電話發短信,

每日噓寒問暖關懷備至。

直到半年後,

男生的號碼變成了空號……

世上最不值得堅持的東西裡,

頭一件就是那個不愛你的人。

因為最勉強不得的是感情,

最神秘莫測的是人心。

放棄一個不愛你的人,

才是對自己最大的成全。

 


 
 

三、以百米跨欄跨欄著稱的劉翔,

小時候原先練的是跳高。

你大概不知道,

以百米跨欄跨欄著稱的劉翔,

小時候練的是跳高。

劉翔的媽媽說,

還在搖籃裡時,

「兩條小腿就像小榔頭一樣,拼命地蹬。」

兩條大長腿加上天生好動,

劉翔順理成章地開始了跳高學習。

所以人都覺得,這孩子資質不凡,堅持努力,

應該能拿個全國甚至全亞洲冠軍。

 

跳高比賽成績不比短跑比賽亮眼

但在某次比賽中,

劉翔的跳高成績僅為第三名。

反而是他的 100 米短跑驚豔眾人,

不僅速度快,節奏控制得也好。

教練評價他

「速度快、爆發力好、腳踝力量強,

是塊練田徑的料,但是他的腰太長、韌帶緊,

這不利於他在跳高上的發展,

而這正好符合跨欄的要求」。

於是,劉翔在教練改練跨欄。

後來的故事,我們就都知道了。

 

大多數人,

一輩子都沒找到自己真正天賦所在

功成名就之後,

劉翔的跳高教練顧寶剛開玩笑說,

「如果一直練跳高,

劉翔最多也就一個亞洲跳高冠軍,

而不像今天,

成為 110 米欄項目的世界級明星。」

這不是危言聳聽。

其實大部分人,

一輩子都沒找到自己真正的天賦所在。

而我們常常被「堅持就是勝利」的信條綁架,

以為死磕到底是成功的不二法門。

殊不知,

方向有錯的話,

放棄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四、畢淑敏只差臨門一腳,

卻打算放棄博士學位

2003 年 7 月,

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傳遍了畢淑敏的朋友圈,

她打算放棄心理學博士學位!

要知道,她已經學習了 5 年,

將近 2000 多個日日夜夜的寒窗苦讀,

只等著一篇畢業論文來順利收尾,

給學業劃上一個圓滿句號。

朋友們以為她有什麼難言之隱,

紛紛跑去詢問原因。

 

權衡考量過後,

毫不留戀放棄學位

不料畢淑敏爽快地告訴大家:

「因為我不能去考外語,也不能寫論文。」

那時,畢淑敏已經過了 50 歲生日。

外語基礎薄弱的她,

至少需要花半年時間,

才能勉強把考試應付過去。

她不打算花這個時間:

「生命對我這個年過 50 的人來說是那麼寶貴,

不值得拿出半年時間專門去念外語。」

至於論文呢,

恐怕會跟她的小說創作衝突。

畢竟那是幾十萬字的長篇大論,

一字字寫下來,耗費的不僅僅是時間精力,

還是思維模式與寫作風格的大幅度跨越、轉換。

她擔心:

「一個幾十萬字的博士論文寫下來,

我可能就不會寫小說了。」

 

最後畢淑敏放棄了博士學位,

在北京西四環外開設了一家心理諮詢中心。

拿她的話來說,

這是「助人和自助的工作」,挺好。

我們都是凡夫俗子,

時間有限、精力也有限。

你無法兼顧所有,

唯有根據自身具體情況做出取捨,

放棄一部分、深耕一部分。

哪兒有什麼十全十美?

什麼都想要的人,

往往什麼也得不到。

五、作家周沖從不參與交際

曾一度陷入迷茫之中

作家周沖,

曾在一個偏遠的鄉鎮中學教書。

那時她是個異類,

因為她把所有的業餘時間拿來看電影、讀書寫作,

從不參與同事的打麻將聊八卦。

有一天夜裡,周沖給編輯打電話。

她披著外衣,繞著小操場一圈一圈地走。

狗吠聲傳過來,

電話那頭的編輯愣了一下,

然後跟她說:

「如果你真想寫好,還是去大點兒的地方。

這樣下去,要麼從俗,

要麼被隔絕成異類,

都會影響你的書寫。」

掛了電話,只見四下寂靜,

只有黃迷迷的路燈照著自己。

 

她覺得孤獨,

「像置身於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的荒野,連影子都看不見。」

離開的念頭一直都在,

但那一刻尤為清晰,且堅定。

幾乎所有人都覺得那是個好工作:

體制內、離家近、安逸穩定。

對出身農家的她來說,

這已經算完美的歸宿。

 

但她知道,

自己不想依靠體制來生存

離開體制的路,

周沖從 2009 年走到了 2015 年,

期間經歷了鎮中學、城投公司、縣二中三個單位。

可時間越久涉足越深,

離開的念頭就愈發強烈,

因為自己始終與環境格格不入。

她在辭職報告上寫:

本人自願離開體制,放棄公職,一切後果自行承擔。

讓人想到一句話,

是劉同在《誰的青春不迷茫》裡說過的:

如果一件事情困擾你很久,

為此你妥協過,改變過,

怎樣都讓自己不滿意,

不如嘗試徹底放棄。

也許一刀下去,

恩斷義絕,完全死心,

整件事情變得與你再無關係,

你會發現自己從未像現在一樣如此輕鬆過,

就像潛伏了很久,

終於把頭透出水面的呼吸。

 

六、日本松下通信公司曾投入巨額資金,

用於大型電子電腦開發

上個世紀 60 年代,

日本松下通信工業公司曾投入巨額資金,

用於大型電子電腦開發。

當時,這新興的科技產品得到業內一致看好,

富士通、日立等公司也都在為搶佔市場而費盡心機。

不甘落後的松下電子,

自然也奮起直追。

但是 1964 年,

總裁松下幸之助突然宣佈放棄這個項目。

公司員工非常不解,

無法理解這樣的半途而廢,

更無法接受心血付之東。

 

總裁分析後

決定放棄電子開發,投入傳統產品

此時涉足其中很難取得成果,

公司的決策已經出錯,

繼續錯下去,

就可能滿盤皆輸。

放棄開發電腦後,

松下電子把所有人力物力財力和精力

都集中到了企業傳統產品上。

 

直至今日,

松下電子依舊在電器市場屹立不搖。

企業也好,人生也罷,

具備核心競爭力,

才具備立於不敗之地的資本。

而核心競爭力的來處,

正是綜合分析之後做出的取捨,

以及取捨之後的重點打造。

不撞南牆不回頭的結果往往讓人追悔莫及。

允許自己半途而廢,

及時放棄、及時止損,

才是真正的處世智慧。

 

七、機會成本:放棄的成本

經濟學中有個名詞,

叫做機會成本

意思是你面臨兩種選擇,

它們都可以為你帶來效用,

當你放棄 A ,

那麼 A 所帶來的價值權益,

就是 B 的機會成本。

 

爺爺面臨的機會成本:

他放棄在城市工作,回到家鄉

50 年前,

我爺爺面臨過這樣的選擇。

奶奶去世時,

伯父 8 歲,

小姑姑尚在繈褓。

那會兒,爺爺還在離家 100 多公里的鐵路線上開火車。

跳出農門不容易,

更何況,

那是 60 年代的國家正式職工,

捧著一個最安全牢固的鐵飯碗。

可他掛念著家裡,

終日無心上班,

最後不得不放棄吃皇糧的正式工作,

回鄉扛起鋤頭,

做回一個農民,

含辛茹苦地養大四個孩子。

 

我問他後不後悔,

他回答:「有捨才有得」

晚年時,

我們問他後不後悔,

他只淡淡說了一句:「有捨才有得。」

他把國家正式職工的一切福利待遇,

當作了養育兒女的機會成本。

這一捨一得間,

放棄了功名利祿,

成就了身為父親的責任和義務。

學不會放棄的人,

通常糾結困惑,

在兩個選項間左右搖擺,

最後雞飛蛋打一事無成。

「捨」,其實就是另一種形式的「得」。

畢竟機會成本是互為依託的,

只看在你心中,哪一個更重。

 

八、《斷捨離》:

一種不斷做減法的生活方式

人生處處皆取捨,

小到一針一線,

大到事業和情感。

有本書叫《斷捨離》,

它提出了一種不斷做減法的生活方式:

斷=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

捨=處理掉堆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

離=捨棄對物質的迷戀,

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

自由自在的空間。

我曾是嚴重的戀物癖患者,

酷愛搜集一切有用無用之物,

比如穿舊的衣服、用壞的手機,

甚至超市提供的購物袋。

 

後來被逼著整理清潔,

垃圾一袋一袋地丟出去。

屋子亮堂寬敞時,

心情似乎也煥然一新,

我忽然明白了那句話:

要提高生活品質,就要學會定期扔東西。

要提升人生品質,

也要學會扔東西:

放棄那些不適合你的工作、不愛你的人、不必要的社交……

為你真正在意的人和事留出時間和空間,

人生是一個不斷得到又不斷失去的過程,

二者的平衡意味著選擇和取捨。

所有的得到,

都以失去為代價。

但所有的失去,

都會以另一種方式回歸。

你無法放棄,

無非是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麼。

試問這樣的人,

又該如何過好這一生?

其他分享工具: